在洪荒的神族三皇之中,土地爷是一位被广泛尊奉的地祈。他居住在地球上,以吸收人们的供品来维持自己的力量。在民间信仰中,土地爷不仅是回护神,也是各个村落必备的守护者。他的形象多种多样,从慈祥老者到威严庄重,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土地爷的理解和敬畏。
据《公羊传》所述,“社”即为土地之主,而《孝纬经》则指出“社”乃地皮之主,是为了表彰人们对大地的劳动而设立。随着时间的流逝,祭祀习俗也发生了变化,《礼记·祭法》中提到,当时已经有了不同的级别和仪式用于祭拜土地神。
汉武帝时代,将“后土皇天祗”升格为掌管所有地皮最下级神,并且每个地区仍然保留了本土的地皮神。最早被称为地皮爷的是古北京(秣陵)的蒋子文,他以其英勇无畏与鬼怪战斗的事迹著称,并自封为该地区的地皮神。
随着历史的发展,每一个地方都有了自己的地皮神,他们往往会因功绩去世后被赐予这一职位,如沈约曾成为湖州鸟镇昔静寺的地皮神,而岳飞则成了临安太岳地皮神。然而,尽管如此,在明朝时期,人们对土地信仰开始衰减,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文化和宗教观念发生了变化。但在明朝之前,小小的地庙依旧受到崇拜,有些甚至还专门建造了一座“地庙堂”。
在民间故事里,人们常常描绘土地爷形象为一位穿着朴素、慈悲可亲、须发花白的大叔。而在庙内,不仅塑像他,还有一位名叫“奶奶”的女性,她们共同接受供品并享受玉皇颁布的一切恩惠。在某些日子里,即使玉皇要返回天宫进行庆典,那里的居民也不忘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此来感谢这片他们生活的地方所给予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