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字伯英,是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的一位著名革命家、军事家。他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今长沙市),其父黄承敘是清朝的秀才。

由于家庭贫困,年轻时黄兴曾多次考取秀才,但都未能如愿。后来,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深受孙中山先生的影响,并加入了同盟会,这标志着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回国后,黄兴积极参与辛亥革命,他组织起了湘军,与广西、云南等地的部队联合起义,最终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在这场革命中,黄兴担任湘军总司令,对战争策略和部队指挥有着重要贡献。

辛亥革命成功后,由于北洋政府对南方各省的控制力度加大,以及内部矛盾激化,湖南省内出现了一系列反复无常的情况。面对这一局势,黄兴主张坚持民主共和原则,不愿意与北洋政府妥协,因此在1913年的护国运动中被迫流亡海外。

流亡期间,黄兴继续为国内的事业而努力。他在海外建立了许多组织和团体,如中国同盟会海外支部,还积极筹集资金支持国内抗战。直到1927年,在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进行四一二政变之后,即使身处外地,他仍然不忘故土,对国内政治保持批判态度,并呼吁停止内乱投身外患。这份忠诚和坚定的人格魅力,使得他成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