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瘟神的故事与中央天帝紧密相连。据说,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姜子牙率领阐教寡仙破解了重重障碍,最终遇到了吕岳,被称为“尽命毒师”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毒药大师。在《启神演义》中,吕岳的登场充满戏剧性,他被迫退场后,杨戬、黄天化和哪吒联合对抗,但都未能匹敌姜子牙。
然而,吕岳并没有被彻底击败,他有着自己的秘籍——止瘟布毒。他的五个师傅分别成为五瘟青鸟使,而他成为了“瘟癀昊天年夜帝”,被认为是瘟神的初祖。
《启神演义》虽然是一部虚构作品,但它基于众多民间传奇故事编辑而成,使得姜子牙启神成为了一种传说中的事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体系,因此关于瘟神等角色,只能从零散的故事片段中拼凑而出。
至于隋唐时期出现的第一位瘟神,那是根据《三教源流搜神年夜齐》的记载,一群奇异生物呈现于世,每人手持不同物品,其中一位手持杓子和罐子的怪兽即可视作早期概念中的瘟神形象。
在平民间广泛认知中的瘟神,是由赵公明所代表,他曾经担任过春季之主,并以此身份集布疾病与人类。但赵公明并非始终如此,其起家之路实际上是作为一种保护性的角色,即便是在晋代干宝所著《搜神记》中,也有记录指出玉帝命令他带小鬼去世间布施疾病,这也表明了他的复杂性质。
现在人们对于这种超自然力量既敬畏又害怕,因为尽管现代医学飞速发展,我们仍然无法完全治愈所有疾病。因此,对于过去那些无法治疗的小病,大多数人依旧倾向于相信某些超自然力量能够提供帮助,从而对过去的大名如“财圣”、“转运仙”等人物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尊敬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