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瘟神是由姜子牙启神所创造的一个角色。据《启神演义》记载,姜子牙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与一位名叫吕岳的毒仙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吕岳被尊为“尽命毒师”,是一位擅长用毒的人,他和他的五个师傅轮流退场,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在战斗中,吕岳被姜子牙打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使用了他独有的止瘟布毒法术,这使得西岐乡中的民众都染上了瘟疫。

后来,商纣王被推翻之后,姜子雅回国启示,将吕岳封为“瘟癀昊天年夜帝”,他的五个师傅分别成为了五瘟青鸟使,从而将吕岳视为瘟神的初祖。然而,《启神演义》并非历史上的真实记录,而是在众多民间传奇故事基础上编织出来的一部作品,它提供了一种关于姬昌(即炎帝)和黄帝(即舜)的身份问题解释,即他们可能是一个人的假设。

至于瘟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其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当时,有一个关于五力士出现的地面传说,其中一人脚执杓子与罐子的形象,被认为是最初的抽象表现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平民间口头文学中,一种名为“五瘟青鸟使”的群体逐渐形成,他们分工各异,如秋、夏、春、冬等季节对应不同的名字,每个人负责布置不同季节带来的疾病。此外,还有一个关于赵公明转职成为财神爷的情况,他原本就是一位善于治愈疾病的人物,但由于玉帝命令他带领小鬼去世间集布瘟疫,因此他的职业发生了变化。他最终成为人们供奉财力的对象,因为人们认为他虽然曾经是个治愈疾病的人,但因为过度施暴,所以转变成了祸害人类的一位财神。

现在看来,对于那些无法解释的事情,我们往往会依赖于超自然力量或求助于诸如天界之类的地方寻求帮助。这反映出我们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既敬畏又恐惧。而现代医学不断进步,我们已经能够有效地治疗许多以前难以治愈的大量疾病,对于这些曾经让人恐惧的小怪兽,我们已经可以大胆面对,并且不再畏惧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