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东汉名将兼儒学家
本名:卢植
别称:卢中郎
字号:字子干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主要成就:
校勘并参与续写《东观汉纪》
两平蛮乱,击败张角等黄巾军首领,斩杀数十万敌军,功绩显著
教授白马将军公孙瓒和蜀汉昭烈帝刘备等多位英雄人物
参考资料:
《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太平御览 卷五百八十九·文部五》
《宋史·卷一百五·志第五十八》
人物简介:
卢植(139年—192年),字子干,是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将领及儒学大师。其刚毅的性格与深厚的儒学造诣使他在当时社会占据重要地位。
作为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之一,卢植受到了卓越教育。他先后担任了九江和庐江两个重要官职,并成功平定了当地的蛮族叛乱。他的智慧与勇气也让他成为校勘经典书籍以及续写《汉记》的重要成员。
在黄巾起义期间,他担任北中郎将,与张角展开激烈战斗。在一次误会导致被捕之后,他得到了皇甫嵩的帮助,最终重获自由,并再次获得尚书之职。此外,他还因上奏批评董卓而失去官职,但最终被袁绍请为军师。在生命最后几年的时间里,他继续致力于学习和研究,为后世留下了一系列珍贵文献作品,如《尚书章句》、《三礼解诂》,尽管这些作品至今已经遗失。
唐代时期,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将其配享孔子;北宋时期,则追封他为良乡伯。这不仅是对他的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家族——范阳卢氏——的一种荣耀,这个家族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知名。
通过阅读关于卢植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大时代,以及那些坚持正道的人们如何影响着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