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晃:下邳王的隐秘事迹

在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出生的人物,司马晃,以字称子明,是晋宣帝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的第五子。在曹魏时期,他最初被封为武始亭侯,并担任黄门侍郎。随后,他改封西安男,并被任命为东莞太守。

泰始元年(265年),当他的堂侄晋武帝司马炎继承皇位,建立了西晋政权时,司马晃受封为下邳王,食邑五千一百七十六户。泰始二年(266年),他前往自己的封国。

在宗室中,人们普遍认为 司马晃是一位孝顺、友善、贞正廉洁且谦虚恭敬对待贤士的人。他曾担任长水校尉和南中郎将。

泰始九年(273年),当时的 晋武帝颁布了一份诏书,对于已经去世的 司 马 晗表示赞赏:“清廉贞正,有文武之策谋见识。”他因病没有就职,因此改任尚书。

太康四年(283年)正月,他升任尚书右仆射,而同年的七月,又被授予镇东将军、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的职务。

去世与追赠

太熙元年(290年),当时的皇帝 晋惠帝即位后,不久便让 司 马 晗入京担任车骑将军,加授散骑常侍。当杨骏欲诛杀朝中的大臣时,让他领护军并屯守东掖门。此外,还有关于他的其他职务变动,但这些细节并不重要,因为最终,在永平元年的某个时间点上,他去世了,被追赠为太傅,这是对其一生的最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