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宋朝第十位皇帝)简介

赵构,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生于宫中,天性聪明,博闻强记。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建立南宋。在位期间,他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同时也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一味求和,最终导致了对金的屈辱求和。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昚,被尊号“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崩于德寿宫,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被谥为“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

除了政治上的争议与挑战外,赵构还精通书法,以草书著称,其作品《翰墨志》流传至今,其中《洛神赋》(草书)尤为珍贵。此外,他的人物资料显示早年的经历充满了紧张与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并最终在政权稳定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在他的晚期,由于健康问题以及对内部斗争的关注,他开始逐渐淡出政事。不过,即便如此,他仍旧对一些重要事件保持着影响力,并且在退位后的生活中,也有时干预一些政务。他去世后被安葬在永思陵,而他的谥号随后被加以增补,为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这一称呼成为他历史上的一个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