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那个时代的明朝成化年间,我,刘文泰,担任着右通政的职位,并负责管理那座处理皇家医疗事务的大太医院。众人皆知,那太医院乃是专门为皇室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而就在我掌管太医院期间,我不幸地直接导致了明朝两位皇帝的死亡。
随后几天里,虽然皇上未曾亲临朝堂,但百官们都以为皇上病情有所好转,因为一道诏书传下:“朕疾渐平复,欲再调理数日。”正当大家以为皇上即将康复之时,不料明宪宗竟然病逝,在他41岁生涯中结束。而这场悲剧发生后,对于我给予宪宗治疗而造成死亡的责任,一群御史并没有放过我的脚步。
原来在明清之间,无论哪位臣子给予药品,都必须留下详细记录供大臣查阅。因此,当御史追究我的罪责时,他们指控我犯有“投剂乖方”,意味着用错了药,这可谓是一场严重的医疗事故。但是,即便如此,我仅被贬官,而不是遭受更重罚。这一切都预示着未来不远处,将会有一次更加令人震惊的事故发生。
然而到了5月6日,突然接到召唤,我得知要参与拟写遗诏,为继承人的命运定下最终安排。我等待着第二天午时,却听闻了最悲痛的一刻:孝宗陛下停止呼吸,最终辞世。在他的去世后的第五天,一名吏部尚书马文升提出调查陛下的死因。此番调查揭开了一系列隐藏背后的秘密:
"司设监张瑜、右通政施卿、院判高廷和以及御医徐昊等均被捕入狱。原来先帝因祷雨斋戒感风寒,被瑜私自与太医院议定方药,而瑜却私下与文泰、高廷和不请诊视,就这样使用药物进呈给先帝。且此次药物由钦及院判方叔和医士徐昊等人提供,但他们各自出具不同证明,因此先帝最终走向了生命尽头。”
沈德符在其著作中对此事件深表愤慨,“一个庸医,如同刘文泰一般,他竟然促使两代君王早逝,可谓寸磔不足以偿还这一切罪行,却意外免于一死!”
但为什么刘文泰能逃脱死刑?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拥有强大的保护者。在李东阳、谢迁这样的权贵支持之下,他才得以免往汲古刑台前行。我这个人的命运真是充满了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