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男人小说中的帝王登基之路,充满了血腥与无奈吗?古诗中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是天下之主,但实际情况往往与理论不同。圣明君主可以稳固权力,而昏庸君主则可能导致权力的旁落甚至自己失去皇位。唐朝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从唐太宗李世民到高宗李治,这次权力交接虽然没有血腥,但李治能登基,是因为前任太子和他哥哥的牺牲。玄宗之后的肃宗李亨私自称帝,在安史之乱中,其行为似篡位。在代宗和德宗之间,不仅宦官在后台操控,还有暗流涌动,比如张皇后的谋逆和宦官的介入。

昭宗之后,最后一位帝王哀帝李柷不是宦官拥立,而是奸臣蒋玄晖扶持,他杀害了昭宗并假传圣旨,让李柷登基。但这只是表面文章,最终还是被朱温取代,唐朝灭亡。这一切背后,是由两位关键人物所引发:肃宗私自称帝,以及德宗对宦官信任过度,从而让他们控制军政大权。

在肃宗之前,宦官虽然有影响力,但由于缺乏军权,他们的地位相对安全。而到了德宗时代,因为宦官拥有军权,他们的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于每个新君的继承都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哀帝被拥立,为时已晚。当下的唐朝离结束也只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