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元年(888年)三月,昭宗即位时,二十二岁,他的容貌清晰光洁、充满英俊气质。遗憾的是,他生于乱世,朝中宦官专权弄政,而外藩镇争霸称雄,朱温和李茂贞是其中两大势力,他们对皇权虎视眈眈。十几年的努力治理后,昭宗竭尽所能,但仍无法逆转局势,他本人也颜面扫地。

昭宗被劫后,朱温大怒,并率军攻打李茂贞,将凤翔围困得水泄不通。在军事上,朱温明显占据优势,每次出战都获胜,从而导致李茂贞撤退并龟缩在城中。朱温多次攻城未果,最终决定继续围困与耗损对方资源。这一策略看起来很合理,因为孤立无援的城池,即使是有力量的守将,也难以长久抵抗。

十一月,当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时,一系列激烈交锋和辩论发生了,其中双方互相指责对方为“劫天子贼”或“夺天子贼”。这场攻防之战持续了数日,但最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当见到攻城计划行不通后,朱温下令继续围困凤翔。不久内外交困、饥饿与寒冷导致大量守军及平民死亡,有些甚至演变成吃人的惨剧,“市中卖人肉,一斤价值百钱”,犬肉则售价五百钱,这种情况记录在《资治通鉴》中。

为了避免这种极端的情况,再度发生,让昭宗想出了一个办法:“于宫中设小磨,以屑豆麦供御。”即在宫廷内部设置小型磨坊,由宫女们自行制作面粉,然后用这些简单食物做成稀粥来节省用餐。此法虽然有效,却只能让昭宗隔一天才吃一次饭。而为了保障皇帝的饮食,不少妃子和皇子甘愿牺牲,他们相继因饥饿过世。曾经尊贵的大唐君主,如今竟然沦落至此。

然而实际上,被包围的小城里还有一些存货。为了保护这个象征着皇权完整性的存在——昔日的王者,现在仅剩的一个代表—李茂贞偶尔会送一些狗肉或者猪肉给昭宗,以增加他的营养摄入量。在这样的环境下,加强体力对于生存至关重要,因此当每逢三四个月的时候,就会有食品送达,以维持昭宗生命线。此方式尽管艰苦但足以支持他度过紧要关头直至天复三年(903年)的正月,当时由于缺乏新鲜食物以及其他条件限制,加上不断削弱后的健康状况,使得他不得不接受最终悲惨命运:投降给那个渴望掌握中央政权的人——朱温。他失去了作为国君的地位,被迫成为别人的棋子。一年之后,在八月份的一天,这位曾经拥有帝国全境的人寿终正寝,只留下38岁那年的青春离去的遗憾。而这段历史,是怎样一个时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