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宋朝,后人往往难忘其盛衰交加的历史。北宋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但也遭遇了金人的入侵与靖康之乱,这段悲惨历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徽宗唯一留在外的一子赵构,最终被拥立为宋高宗,并建立南宋。在这过程中,赵构显得没有君王应有的气概和威严。当金军听闻南宋建立而开始搜山检海寻找他时,他惊恐不已,以至于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使得他无法自行选择继承人,因此只能选择养子。

然而,当赵构选养子时,他为什么偏向太祖的后裔呢?这个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猜测和讨论。有人认为,他是为了避免太宗一代可能带来的威胁。北宋曾经发生过“濮议”事件,当时仁宗无嗣,便收了光义曾孙赵宗实为养子。但英宗即位后,却希望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这导致了一场关于皇权传承的问题。此事虽未得到最终解决,但给予了后世一个警示,即便是有名分的人,也不能轻易被看好。

同时,有人认为,太祖一系并无大的威胁,而且根据预言,太祖一族将再次获得江山。而当赵构登基后的这一预言又被重提,他开始铲除可能对自己威胁的人,如流放、陷害等手段。他通过这些方式来确保自己的地位,并削弱其他势力的影响力。

最后,在确定养子的过程中,赵构借助孟太后的托梦作为合理化他的决定。这一策略成功地让朝廷中的众多官员接受了他的选择。而笔者则认为,无论如何解释,都无法掩盖赵构作为君主缺乏决断与远见眼光的事实。他只关心哪个养子能够顺从自己,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而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则似乎并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