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高宗李治被后人所评为无足轻重的君主,但事实上,他是位深谙治国之道、心系民生的大皇帝。他的登基之初,便放弃了父亲李世民遗留下来的辽东战役,这一决策不仅结束了长达数年的战争,也使唐朝摆脱了泥潭,缓解了社会大乱,使得国家得以休养生息。
李治本人性格温和、低调而俭朴,不热衷于铺张浪费,也不迷信方士长生术,更不同于时人的游猎爱好。他与其他历代皇帝如李世民、武则天及后来的李隆基都有明显区别,在处理政务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史书记载,高宗多次大赦天下,以体恤民情。他对待年迈老臣家属尤为慈善,对八十岁以上者施予粮食布帛,并授予郡君称号;对于宫女也颁发毡衾粟帛,让她们免受宫廷生活的束缚。此外,他还禁止胡戏,倡导风尚清新,同时要求皇后身体力行做表率,如植桑养蚕等活动,从而鼓励百姓勤劳致富,为唐朝恢复元气奠定基础。
他对待乳母卢氏也极尽恩宠,将其封为一品诰命,即便卢氏多次想要为她的丈夫翻案,但高宗始终坚持父皇决定,不曾动摇。这显示出他作为一个君主,对待臣子和百姓都能公正无私。
然而,晚年的高宗在武则天干政方面可能过于宽容,最终导致武后的残酷屠戮。而武周建立之后,她开创了一段强盛的历史,从而影响了后人的评价。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无论如何评价,一位能够全心全意服务人民、让他们安居乐业的大帝,又岂可谓没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