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历史的转折点上,一个名叫郭布罗·婉容的达斡尔族小姐诞生于满洲正白旗的一个开明家族。她的父亲郭布罗·荣源是位倾心男女平等的人士,他不仅教会了她读书、习字、弹琴绘画,还特意聘请了一位美国人任萨姆女士作为她的英语老师。在优裕富足的生活环境中,显赫的家族地位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深刻影响着她。

婉容出身满州旗人,知书识礼,她写得一手好诗词。她与溥仪之间的情感交流多以英文进行,她署名“伊丽莎白”。溥仪宠爱她,为她聘请过英文老师。婉容相貌娇美、谈吐文雅、举止端庄,她是一位兼收中西方文化优势于一身的贵妇。但由于溥仪身体原因,他们婚后一直无子。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后,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婉容也随之离宫。随后,他们前往天津居住。在此期间,对鸦片成瘾的问题开始困扰着婉容。她改变了宫中的装束,用时装旗袍和高跟皮鞋来代替,以烫头发成为租界中的“摩登女性”。

随着时间推移,溥仪性格上的弱点暴露出来,他生理上的缺陷最终导致文绣提出离婚,但他却把这场给他带来奇耻大辱的“刀妃”的所有过失都推到了婉容身上。

在1931年的洪涝灾害中,当时全国受灾区域达16省,其中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8省灾情极为严重。出宫已久的 婉容捐出了自己的珍珠项链及大洋,这件事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

然而,在日本人的诱骗下,由天津转道大连再转至旅顺与溥儀团聚,但此时的一切都要听从日本人的安排。一段时间之后,一名皇后的代表化装古董商到大连见顾维钧,并请求他的帮助逃跑。这件事情激励了顾维钧对中国民众遭遇的情况有所了解,也让他明白了日本人的意图。

尽管如此,从未放弃希望逃脱机会的小姑娘继续寻找机会,最终失败而选择自我毁灭。在1934年3月1日,被册封为满洲帝国皇后。然而,在私通侍卫并吸食鸦片烟度日的事情发生之后,她的心灵彻底崩塌,最终病逝于痛苦之中。这段命运悲剧般地结束,而她的故事也成为了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传奇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