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国事繁多,积劳成疾。可以说,在明清时期,封建王朝的达到了顶峰,所以明朝的皇帝,只要不是昏庸的,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他做皇帝的时候,每天批奏折都要批到凌晨2、3点,然后差不多早上5点钟,就要开始准备上早朝。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下,人很容易劳累过度而减短寿命。当然,这也是这也是朱元璋自己弄的,过度的君主集权,让皇帝要看的事情太多了。
所以说这个纵欲早死的原因,根本就是历史学家因为找不到真正原因,而不负责任的一种推脱之词。而且明朝最为出名的是践行一夫一妻制的人选——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有一皇后,没有嫔妃,竟也在三十六岁便去世。这能用纵欲解释吗?再者,有人认为皇帝不是那么好当,因为经常会被那些有野心的人谋害,所以比较短命。但是在朱元璋废宰相之后,他苦心积虑地集中了更多权力,可以说已经保证了他后代子孙的绝对安全。
明朝十七位皇帝中,没有一个是傀儡,其中除了建文帝朱允炆失踪和被复位哥哥谋害,以及末代崇祯以外,其余所有皇帝都不是被害而亡。这说明气候是完全支持着“皇帝至上”的观念,无人敢于冒犯,因此证明了这些理论并不成立。
但在剩下的几个例子中,比如明仁宗四十八岁、宣宗三十八岁、英宗三十八岁和宪宗四十一岁,我们发现他们并非因病或其他原因而突然离世,而是正常寿终之年。但在世宗朱厚熜那里,我们却可以找到关于他们短命的一个线索。在嘉靖四十五年,即其最后一年里,上疏指责他的大臣海瑞遭到了严厉批评。然而,当时史学家们得出结论称他信奉道教炼丹,不爱理政务,但这是矛盾,因为我们知道他是一个非常重视权力的君主,并且严嵩只是他的棋子之一。
因此,我倾向于相信世宗自己的话:他确实因为病痛没有上朝,那么是什么病呢?正史并未提及,这显然是一种隐瞒,也没有人知道其具体原因。基于此,我推测可能从仁宗开始,他们家族中存在某种遗传性疾病,这种疾病当时医术无法治愈,或许当时医术完全无法察觉这种疾病,以致于后来史家将其解释为怠政借口。不过,又怎样解释这些怠政又不断偷偷学习书籍的情况呢?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真的患有慢性遗传性疾病,要记住,仁宗自幼身体就不好,而且曾经因为体弱无力让弟弟高煦担忧是否适合继承大统。如果当初选择高煦作为继承人的情况不同,大中国历史可能不会成为由各种健康问题困扰的大量死亡记录,而转变为强健勇猛的大汉军队与英雄人物故事。此外,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猜想,并没有确凿证据。我所做出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反驳现有的许多显而易见但是不负责任的情绪化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