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末期,蒙古族逐渐分为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是:漠西厄鲁特各部,他们居住在蒙古草原的西部至准噶尔盆地一带;漠北喀尔喀各部,他们分布在贝加尔湖以南、河套以北地区;而“漠南”则包括了位于蒙古草原东部、大漂以南区域的各个部落。“漠南”与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国接壤,其地理位置使其对后金进入辽沈地区有重要的牵制作用。为了消除后患,努尔哈赤逐步征服了“漠南”的各个部落,其中最先被征服的是科尔沁部。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科尔沁部决定通过联姻和撤军来结盟。

历史记录表明,在1629年的清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发起了一场对明朝的战争,而这时科尔沁部二十三位贝勒带领着他们的人民加入到了战斗中,为击败明军贡献出了宝贵的战功。在天聪五年,当皇太极率领着他的军队攻打大凌河,并且取得了胜利,大败于祖大寿这一著名的明将。

从这些历史事件来看,可以推断出清朝多位皇帝选择娶蒙古女子作为妻子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实现满蒙联姻。这不仅是一种政治上的结合,也是一个强化军事联盟和稳固边境安全的手段。在当时,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巩固自己统治基础并扩张疆域的大帝国来说,都会寻求通过婚姻这样的方式来增强与周围民族或家族之间的情感纽带,从而达到更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