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是宋神宗的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在元丰八年(1085年)被立为太子,当时仅九岁,由祖母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起用司马光等人,恢复旧法,被称作“元祐更化”。
在高太后的垂帘期间,赵煦对朝政几乎没有发言权。大臣们认为赵煦年幼,所以凡事都取决于高太后。在赵煦十七岁时,高太后本应该还政,但她仍然积极地听政,这使得赵煦感到窒息和逆反。
到元祐四年(1089年),民间传出宫中寻找乳母之事,大臣刘安世上奏章警告赵 煦自重。同时,对待生母朱氏也过于严苛,使得朱氏受到不当待遇,这加深了赵煦与高太后的矛盾。
在元祐时期和亲政之后,大臣们之间的党争频繁,无论是支持变法的大臣还是反对变法的大臣,都卷入激烈的斗争中。这场斗争导致了一幕幕悲剧发生。
最终,在元符三年(1100年),二十四岁的赵煦病逝,在位十五年的时间内,他未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而是在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斗争中度过了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