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那些王朝,基本上都有比较知名的将领,秦朝有王翦、蒙恬,汉朝有韩信、英布、霍去病,三国就更多了,吕布、关羽、张飞和赵云,都是万里挑一的猛将。唐朝的李靖、徐世绩郭子仪,宋朝敌情、岳飞,明朝徐达、常遇春和蓝玉,都称得上一代名将。但是,对于隋朝来说,它似乎没有太出名之人。正因如此,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或许隋朝就没有拿出手的将军,其实这种观点大错特错,比如能征善战的史万岁,他能力和战绩都很突出,不管是古代六十四名将还是七十二名将的名单之中,都有史万岁名字。

令人惋惜的是,这位忠心耿耿却被斩杀于晋陵之上的史万岁究竟为何?网友说:都怪名字太张扬!真的是这样吗?先来看一下史万岁其人其事。史万岁身份并不普通,他父亲官至刺史,在北周时期手握重兵备受器重。他作为一个少年得志的人,并没有坐吃山空,他跟父亲一样,不甘平庸,与杨坚同辈时,就已立志于杀敌报国。

打铁还需自身硬,史万歳堪稱軍事天才,《資治通鑑》稱他“勇猛凶悍敏捷如飛喜讀兵書並精通占卜”。杨坚当上北周丞相后,对勇冠三军的史萬歲非常欣赏,并派他征討尉迟迥。在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情況下,与敵軍作戰時,由於各方面不占優勢,但二話不說,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其身先士卒精神,使部下信心倍增,並迅速扭轉局勢取得決定性勝利,即使剛滿三十歲,也被封為將軍。

隋興後,又派到邊關抵御突厥,他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在指揮作戰時,他體恤下屬深得將士愛戴。而且他不拘泥於形式和戰術讓敵人摸不透底牌卻做到了無往而不勝幾乎百戰百勝鮮見失敗。他即便是將領也不只需要在後方發號施令就行,但歷來記載:“雄略過人的每行兵用師處未嘗不是身先士卒尤善抚御將士樂為致力。”

跟着這種將領哪怕死也心甘情願,上下齐心想打敗仗都不容易。他曾參與滅陳平定江南之役,为隋炀帝开疆拓土。開皇二十年當早 朝前夕,一梦未料生命终点即至,只因杨素谗言所致原来杨素心胸狭隘嫉妒心超強,看着史萬歲立功成堆害怕超越自己決意借皇帝之手除掉。

然而历史却让我们看到,最终导致这位英雄悲剧性的结局,是由于一个简单的问题——误会。当时太子杨勇刚被废黜,而随后的诽谤与误解,让这位忠诚无比但又不得民望的大臣成为了一场政治风波中的牺牲品。而他的遗产,却只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一个寂寞的小岛,而非那应该有的光芒与影响力。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感觉有一丝哀伤,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是那一次误会,那个时代可能还有更美好的故事等待我们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