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清兵在消灭李自成军队后,占据了中原地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了防止明朝宗室的反抗,大量杀害明朝宗室成员,宁可错杀三千,也不可放过一人的政策执行得极其严格。然而,一位名为朱慈炯的明朝宗室却长久困扰着清朝皇帝,他是不是已经被彻底摧毁?

朱慈烺作为太子,在外面流浪失所,因为从小生活在深宫之中,他无法适应艰苦的外界环境,最终只好回到北京投靠自己的伯父周奎。在那里,他希望能够延续残存的一丝生机,但人心难以测度,即便是在生死交织时刻,亲情也变得无足轻重。

康熙年间,当二皇子朱慈炯被捕并确认身份时,无论康熙帝如何宣称对待明朝宗室宽大,他们依旧成了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就像多尔衮那样,对外宣布朱慈炯是冒充者,将他处决。而当代人回望往昔,那么谁会冒险假扮明朝皇子?除了愚蠢的人。

关于真正的朱三太子的下落,有另一种说法:逃脱李自成手中的朱慈焕,在南方找到了庇护,再次变身为一位女婿,并且还做起了一名教师。直到在帮助孙辈取名字时,被发现端倪,上报给了康熙帝,此时老迈的75岁老人即将遭遇末日。为了绝后患,康熙下令杀掉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同时连累他的家属和儿子,以免有人找到真实的朱三太子。

民间关于朱三太子的传说纷繁复杂,每个人编织出自己版本,为内心寻求安慰,这也反映出明朝在百姓心目中仍有巨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