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惟庸的阴谋中,林贤从日本借来了四百名倭奴兵,按照原计划,这些人准备在扮演朝贡使团随从时,在觐见朱元璋的时候行刺他。他们计划使用巨烛作为掩护,而这些巨烛事先被装填了火药和刀剑。当时的环境与今日不同,那些日人矬子坐船抵达南京后,被铁棍打翻,一齐被押往云南深山老林去了。如果今天你到云南旅游,看到哪些人个子矮、脸大、肉多、罗圈腿,也许是这四百倭人的后代。
胡惟庸此举,是为了图一时之快,不顾后果。他本想等朱元璋外出巡视时动手,但由于一些小事,他不得不匆忙布置。首先,他未能及时报告占城国入贡的事宜,朱元璋怪责他;其次,朱皇帝推究刘基死因赐死汪广洋;再者,他儿子遭车祸身亡,他竟然将车夫一刀砍杀,这让朱元璋愤怒至极,让他“偿命”。
数件事相加,加剧了胡惟庸的心理恐慌,对左右说:“主上任意杀掉有功大臣,我可能也不免。同样是死,不如先发,以免寂寂受戮!”
然而,就在胡惟庸要采取行动之前,本应该与他一伙的御史中丞涂节突然害怕,上变告发了老胡。而他的同事商嵩也因为被胡惟庸贬官而怀恨之心,再次向皇帝汇报了老胡的“阴事”,并牵涉到了御史大夫陈宁和涂节。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对内斗争持有谨慎态度的人,如陈宁,也难以避免陷入其中,最终导致自己卷入宫廷斗争。
《明通记》记载,当年正月,有太监云奇冲驾,因气勃口不能言,比比划划,被误以为是不敬行为,结果遭到暴打几乎致命。但即便如此,“英勇”如云宦者的指示仍然指出了胡家宅院中的藏兵和壁间武器,从而引起了皇帝的警觉,最终导致羽林军逮捕了 胡家。
总结来说,在当年的背景下,无论是通过官方档案还是历史学家的研究,都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复杂多变的情势,以及权力斗争中个人成败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