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先生画赞碑》卷,明末董其昌书,楷书纸本。作为明朝一位久经官场浮沉的艺术家,董其昌一生可谓丰富多彩。在他亦官亦隐的后半生,往往是:为官的时候,作品稀少;归隐时,又著述丰富。 此卷临唐颜真卿《东方先生画赞碑》(该碑在山东陵县),书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12月29日(农历),正是董其昌辞去湖广提学副使后之作。文从沈梦认为,董其昌时年52岁,在400多年前算是一位小老头了。

该卷师法颜真卿,落笔精绝,笔法劲健,意境高远,为董氏中年时期楷书的代表性杰作。此外,该卷中的篆书作品“汉大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尤为罕见,与其他部分相比,更增添了一份古韵与神秘。

清裴景福称此作有“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之美。卷首所临碑额“汉大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更为其罕见之篆书作品。而在卷末自识:“颜尚书此碑,以苏学士所出。这世上有人说苏学徐浩音,那只是行楷的一种而已。我早年的《多宝塔 碑》,如今仿照着《画像赞》,犹如伽叶起舞。”这段文字透露出作者对自己创作过程的深刻反思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这幅作品之后,还有一些近人的题跋,如宋伯鲁、裴景福、华盦道士李玉梅等四家,他们对于这幅艺术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不仅证明了董其昌这一刻的心血结晶,也凸显了他的才华和影响力。

现在,这幅《东方先生画赞碑》,早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磨灭的地标性文化遗产,它不仅因为自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由于它能够让我们穿越时间回味当时的情景,所以它被赋予了无价的意义,它比任何现代作品都要珍贵得多。

关于董其昌简介: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九月二十八日)),字玄宰,他是一个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的名人。他以诗词绘图闻名于世,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在他的整个生活里,他一直追求完美,对于他的工作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他最重要的是他总是试图找到平衡点,不论是在写字还是绘画方面,他总能找到一种独特而又优雅的声音,让所有看到或读到这些东西的人都感到震撼和惊叹。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代,都有这样一些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内心深处对世界美好的感受,并通过他们留下的遗产来启发后代继续探索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