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先生画赞碑》卷,明末董其昌书,楷书纸本。作为明朝一位久经官场浮沉的艺术家,董其昌一生可谓丰富多彩。在他亦官亦隐的后半生,往往是:为官的时候,作品稀少;归隐时,又著述丰富。 此卷临唐颜真卿《东方先生画赞碑》(该碑在山东陵县),书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12月29日(农历),正是董其昌辞去湖广提学副使后之作。文从沈梦认为,董其昌时年52岁,在400多年前算是一位小老头了。

该卷师法颜真卿,落笔精绝,笔法劲健,意境高远,为董氏中年时期楷书的代表性杰作。清裴景福称此作有“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之美。卷首所临碑额“汉大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更为其罕见之篆书作品。

卷末自识:“颜尚书此碑、苏学士书所自出。”世谓苏学徐浩音者乃行楷一种耳。“予蚤年临《多宝塔碑》,今仿《画像赞》,犹似伽叶起舞。”丙午除夕前一夕灯下识也,“董其昌”。

卷前引首四字:“参指头禅”。卷后有近人宋伯鲁、裴景福、华盦道士李玉梅、沈尹默等四家题跋。此刻,这幅《东方先生画赞碑》,早成了董其昌楷书的代表作品,因自身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如今身价不可估量,更胜过当代绘作。

至于作者简介,我们得知的是,他名叫董其昌,是松江华亭(现上海闵行区马桥)的居民。他在万历十七年的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并被授予翰林院编修职务,最终成为南京礼部尚書,以文敏谥号而告终。他以擅长山水画闻名,与其他几位艺术家的风格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清秀和谐,同时他的墨色用途既温暖又干净,让人感受到古朴典雅与佛教禅宗哲理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他的艺术成就对整个中国现代及未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如此,他还能诗词,还有一系列关于绘画论述,对之后几百年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如今我们可以欣赏到他的一些杰出作品,比如《岩居图》、《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写诗集》等,而这些不仅仅展示了他在绘制方面卓越能力,也反映出他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的一部分。此外,他还有很多关于绘畫理论和实践的手稿,其中包括《畫禪室隨筆》、《容台文集》以及一些木刻版印刷品,如 《戲鴻堂帖》(刻版)。

这份珍贵历史文件已经被赋予了一种无价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一个历史文献,而且也是一个视觉盛宴,让我们能够通过文字触摸到过去,那个时代的人们如何运用他们的心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份传承着千年的智慧,无疑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每一次展览或研究,都让我们更加敬佩那些留给我们的先辈们,他们用自己的手艺塑造了这个世界,使它变得更加灿烂多彩。而今天,我想向您展示这一珍贵文献——"元朝1206还是1271:重探董 其 昌 楷 书 东 方 先 生 画 赞 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