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以其精湛的山水画技艺,深受世人赞誉。他的字是咸熙,出生于山东营丘(今青州),生活在九世纪末至十世纪初。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而且还对诗词、书法和酒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李成师承荆浩、关仝,并以他们为基础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擅长描绘郊野平远旷阔之景,以及寒林中的壮丽景象。他的画作以淡墨著称,被后人赞誉为“惜墨如金”。他对于石头的表现尤其突出,用笔如同卷动云朵,这种技法后来被称为“卷云皴”。
米芾曾经形容过李成的作品:“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这种充满气势和韵味的手法,对后来的许多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与范宽和关仝一起,他们三个人被尊称为“三大家”,并且被认为是百代都难以超越的大师。
尽管在北宋时期,他的作品并不多见,但他的影响力仍然非常巨大,有许道宁、李宗成、翟院深等人学习他的画法。而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就这样评价了他:“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其制也。”
目前传世的一些代表作包括《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以及《茂林远岫图》,这些作品展现了一种烟霭迷雾与风雨交加的情境,是自然山水灵秀之美。在中国艺术史上,他对山水画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在历史上还有关于嘉定三屠这样的事件,它们都是关于那段时间社会政治紧张而复杂的情况的一个缩影,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那个时代背景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