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凯雷还在柏林工业大学读建筑系时,他回到了家乡,考虑到家乡极端的气候环境、丰富的黏土资源、以及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色。他用经过改制的黏土,用最传统的人力,为家乡盖起了一座小学——甘多小学。这所学校不仅改变了当地孩子们学习环境,更为社区带来了希望。

甘多小学图书馆采用当地瓦罐制成屋顶,这种设计既节省成本,又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凯雷热爱自己的家乡。他说,家乡的传统建筑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而黏土和茅草只要稍加改进,就可以成为非常好用的建筑材料。所以,他为家的建筑设计,不仅保护了本土资源,还凸显了对本土意义的大力推崇。

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曾获得普利兹克奖,其获奖语这样写道:“在极度匮乏的地球上某个角落,凯雷为那里的居民开创了可持续发展建筑。他通过美观、谦逊、大胆和富有创造力的建筑,以及清晰而成熟的事业思想,在这个经常被人们遗忘的地方改善了无数居民生活。”

对于普利兹克奖的一次荣誉,当时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对于这份殊荣深感自豪。当拿到这一奖项时,他感慨地说,“我是一位建筑师,更是一名奉献者。”他说的奉献,是源于他的家乡,还有对家的热爱和思念。在此之前,因为城里的教室太拥挤闷热,只要7岁就开始出发去学校,而从此以后,每个假期结束都要挨门串门道别,那些妇女给予他的钱财,让他明白他们想要支助教育事业,以便他学有所成,并能帮助改善社区生活质量。

现在已57岁的凯雷,在丹麦、德国、意大利、瑞士、英国和美国等地,都有他优秀作品,如伦敦蛇形回廊至马里国家公园再到肯尼亚狮子初创园区等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理念:尊重自然与现代化并行,同时激活传统技艺与创新相结合。而这些思想和设计理念,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也将会是一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