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耳,年轻时曾是魏国公毋忌的常客,在秦灭魏后,他逃亡到黄县任外黄县令,与刘邦相处了数月。随后,他与朋友陈余一起投奔了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被任命为左右校尉。在秦二世元年的八月,张耳和陈余跟随义军大将武臣进入邯郸。当时,陈胜在陈地称王,因此张耳和陈余劝说武臣在赵地也可以称王。武臣遂自立为赵王,并任命张耳为右丞相,而鲁骚担任左丞相, 陈余则被封为大将军。
然而,不久之后,赵王武臣和左丞相鲁骚被部将李良杀害,但张耳因其多备的眼睛及时逃脱了这次劫难。他迅速招集剩下的士兵并与幕僚商议,将原赵国后裔赵歇立为新的赵王,并迁都至信都。在秦二世三年十月,当项羽率领援助的义军北渡漳河解除了钜鹿之围时,张耳指责陈余不肯救助他,还怀疑他的两个将领被暗杀。两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恶化,最终导致他们成为敌人。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消灭了秦朝,此时项羽正攻打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当刘邦前往鸿门会见项羽险遭杀害之际,项羽却佯装尊重楚怀王,为自己赢得民心。此刻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封刘邦为汉王,同时封十八个诸侯,其中就包括因扶持抗击秦朝而闻名于世的张耳,因而分给他一部分土地,让他成为常山之主。这便是常山君主之始。
然而,不久之后,由于齐国田荣叛离楚国,对此深感不满的陈余派遣夏说向田荣求取支援,以掩护自己的行动。最终,在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5年)10月的时候,被攻破并败退至汉营中寻求庇护。到了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4年),由於張臻與韓信聯手東出井陘擊敗趙軍後,其功績顯著漢高祖賴以為重,使其成為趙國之主,这样结束了一段复杂而激烈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