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暖的早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静悄悄地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素花环。人们在低回的哀乐中,缓缓告别了我国著名力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院士。作为中国现代力学事业的杰出领导者,郑哲敏曾经是钱伟长和钱学森所倾心相授的弟子。他始终铭记并践行着那句深远的话语:“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常常被几句话所改变,而钱学森先生对他人生的影响,以及他对后辈们教诲之恩,都成为了永恒的传承。

1964年春节过后,当时已成为中科院院士白以龙成为了郑哲敏研究生的导师。在那段日子里,郑哲敏曾经给予白以龙两条至今仍然铭记于心的话:第一,“要干出汗水”,不要盲目追求,不去努力,那种工作简直毫无意义;第二,“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做得比别人好,那么就不用勉强自己”。这些话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次指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他自己一直坚持不懈的人生准则。

1974年,一群学生与50岁高龄的郑哲敏一起踏上了西安的大地,他们在那里共同进行实验,与其他同志们一道面朝风雨,在实验室和招待所的小房间里拼搏,他们每天忙碌,每个月都“出汗”了一整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共创了新的流体弹塑性模型。这场一次又一次与自然界抗争,最终开辟出了新的科学领域,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尹祥础也是他的忠实门生,他曾经跟随郑哲敏走过许多艰难险阻。在编写《连续介质力学》课程大纲和讲义时,他与谈庆明紧密合作,这份合作如同亲情般牢不可破。他们互相帮助,将彼此的问题细致揣摩,并且得到教授们如钱学森、华罗庚等大师级人物的一致认可。而当尹祥础被指派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该课程教授时,由于自己的身份尚轻,他感到既惊讶又忐忑,但是在老师 Zheng Zhi-min 的鼓励下,他终于找到了信心,因为有这样一个支持力量——“我们会做你的后盾”。

李世海博士也曾是他的学生,在1984年加入了他的博士生队伍。在这里,他学会了如何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深入探索。当李世海迷失方向而投身于管理和财务工作时,Zheng Zhi-min 再次提醒他回到科研岗位上的道路上来,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生的价值。

1988年6月,在Zheng Zhi-min 的领导下,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成立。此后的二十多载里,它不断攀登高峰,最终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路上,没有哪怕一丝浮躁,只有前行,无数次爬坡。LNM 成立以来,就像一棵由Zheng Zhi-min 栽下的树,它在知识和智慧的大地上绽放,被誉为中关村乃至国内外力的象征之一。

正如人们常说:“一个时代结束了,但是它留下的精神将永存。” Zheng Zhi-min 不仅只是一个时代的人物,也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一个缩影。他的一生充满汗水和智慧,让我们从他的故事中学到更多关于如何追求卓越、如何珍惜每一步脚印以及如何让生命更精彩。如果说有一位大师离开,我们应该感谢的是,他留给我们的不是遗憾,而是希望;不是寂寞,而是光芒;不是消逝,而是传承。(倪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