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悼王——重用吴起变革,开启国运新篇章
在公元前401年,楚悼王继位之初,国内外形势已与他先祖楚惠王时大不相同。尤其是在国际层面上,三晋已经显著强盛,而楚国则处于一片衰败的景象。在这逆境中,楚悼王紧急寻求改革,以挽回国家的颓势。
就在第二年,即公元前400年,一场关键战役在乘丘(今山东巨野县西南)爆发,当时三晋联军击败了楚师,这表明了三晋对弱化楚国右翼、解除左翼威胁的意图。而到了九年(公元前393年),尽管攻占负黍(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但随后的十一年(公元前391年),三晋联军再次打败了楚师,在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和榆关(今河南新郑东北)的战役中取得胜利。这不仅丢失了两座战略要地,还导致原本侵占郑国的大梁等地被魏国夺走,让得以“厚赂秦”,请求秦国援助,并最终因秦兵入韩而减轻压力。同时,由于三晋与齐盟结好,对抗秦、魏也愈发严峻,从而对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正当这般困境中,无人能帮他出主意,他只好自己苦思冥想。一方面羡慕他的先辈有贤臣辅佐;一方面又积极寻找能够帮助他治理国家和抵御外侮的人才。他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遇见了一位名叫吴起的人才,对此感到无比欣喜,因为觉得这是天降神祇,没有辜负有心人。因此,他隆重接待吴起,并委以重任,让他来实施变法改良,为国家注入新的活力。此举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