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顿,山西省临猗县人,以商业致富闻名。战国时期,他是大工商业者。在春秋时代,猗顿曾是一位贫寒的鲁国书生。当他听说范蠡弃官经商后迅速致富,他便追随而去,向范蠡请教。

据《史记集解》引《孔丛子》,猗顿原籍在鲁国,是个生活困难的年轻人。他常常饥饿、寒冷,只能艰难地度过日子。正当他为生计忧虑的时候,他听说了越王勾践的谋士范蠡如何帮助越国灭吴并成就霸业,然后弃官经商。他遂至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通过经营和积累,与时俱进,在19年间积累了巨额财富,被尊称为“陶朱公”。

受到启发,猗顿前去请教,并被告知:“要想快速致富,就必须养五牸。”这意味着首先要养一些牛羊,让它们逐渐繁衍壮大,这样久而久之自然能够致富。

于是,猗顿按照这个秘方,将家中的钱财用于购买牛羊,并迁移到西河(今晋南一带)畜牧。由于当地土壤肥沃、草原广阔,以及对泽地区特别适宜畜牧,他在那里建立起规模庞大的畜牧场。

十年之后,由于他的辛勤工作和良好的管理,使得他的畜牧产业发展得非常迅速,不仅使他成为与陶公齐名的大富豪,而且还推动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为后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此外,他还涉足盐业,从事生产和贸易,最终成为了一位手工业者兼商人。

尽管开凿运河以供池盐运输的问题仍有争议,但从多方面分析来看,这条工程并不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技术层面上,当时已有一定的水利开发能力;从经济角度讲,作为巨富的人物,有能力进行如此投资;而且考虑到保护池盐生产,也需要这样的措施。但这一点目前尚未得到充分证实。

总结来说,猗顿不仅在山西南部地区的畜牧业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对河东池盐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最终实现了从贫穷到丰厚的地步,其故事激励后世无数人追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