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遇秋,黄梅戏的历史研究者,自1950年8月起,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将近60年来致力于黄梅戏艺术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他的成果丰硕,发表论文、出版书籍200余篇(册),总计约三百余万字。
他不仅创作改编了许多黄梅戏作品,还主编撰写了《黄梅采茶戏志》、《五祖寺》等著作。此外,他还整理校勘并出版了《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这套丛书系统地反映了黄梅戏发源地传统剧目的基本状况,对保护和发展黄梅戲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桂遇秋在追寻和记录黄梅戲流播发展过程中,走访了众多与之相关的地区和艺人,并收集了一大批资料。他考证、搜集、整理的有关黄梅戲的艺术档案达350余宗,千余万字。这份辛勤付出的劳动,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资源。
他的贡献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等部门的认可,并获得过嘉奖证书。在中国第三次黄梅戲学术研讨会上,他被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为实现新一代 黄梅戲艺术家们腾飞做出了巨大的准备。桂遇秋的事迹也被收录进《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