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汉章:一介书生,诗人与教育者

在1915至1918年的几年里,童汉章三次踏上了远离家乡的漫长旅程,他的足迹覆盖了名山大川,他选择了一种漂泊的生活方式。1918年重阳节,他的心思终于回到了父亲那温暖的怀抱中。他曾组织过同学会,并创办过图书馆,在高安县女子学校担任教职。在1921年,他创作出了第一篇白话小说《乞食》,这部作品开启了他的文学之路。

随后,童汉章在1922年的春节后悄然离开家乡,前往上海,以一种隐秘的身份——白采(后来又称为白吐风)开始新的生活。在那里,他考入了一所美术专门学校。在1923年底毕业后的岁月里,他先是当起教员、编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到了1924年,这位才华横溢的人物写下了著名长诗《羸疾者的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童汉章继续执教于上海江湾立达学园,一直到1926年的秋天。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和艺术追求的一系列行动,最终在去往厦门集美学校农林部任教时,因为病痛而结束。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文学成果,还有他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形象。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白采的小说》(小说集),出版于1924年的中华丛书,《白采的诗》(包含长诗《羸疾者的爱》),同样是在中华丛书上发表。此外,还有两本随笔集——《绝俗我辈楼话》(出版于开明出版社),以及两册诗集——《绝俗楼诗》(分别发表于1935年的南昌独学斋)。尽管生命短暂,但他的精神却将永恒地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