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汉章,1915至1918年间,三次离开家乡漫游名山大川,过着漂泊诗人的生活。1918年重阳节,因惦念父亲回到家乡。他曾组织同学会,创办图书馆,并在高安县女子学校任教。1921年,他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乞食》。

1922年春节后,他离家去上海,为隐其行踪,改名白采(后又称白吐风),考入美术专门学校。1923年底毕业,在上海当过教员、编辑。1924年,他写成了著名长诗《羸疾者的爱》。

1925年秋,他执教于上海江湾立达学园。在那里,他继续追求文学和教育事业的理想。在他的影响下,不少人开始关注文学和文化问题。

然而,这段辉煌的事业在1926年的初期就戛然而止。当他应聘到厦门集美学校农林部任教时,就再也没有返回。他动身到沪杭一带漫游,但就在吴淞口刚到,便因病不幸逝世于船上。

童汉章留下的作品包括小说集《白采的小说》(出版于中华书局)、长诗《白采的诗》(出版于中华书局)、随笔集《绝俗我辈楼话》(出版于开明书店)以及两卷诗集《绝俗楼诗》(分为上下册,由南昌独学斋出版社出版)。他的选集中有所收录,即将由出版社推出。此外,还有一些未发表或未知作品等待着研究者们的发现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