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充满了勤勉好学的精神,从小就在沔阳诸馆中以“天才生”而著称,25岁便考中秀才。1905年,他被张之洞选送到武昌的双阳师范深造,不久又免费去日本留学,在东京有幸听过孙中山的演讲,并通过田桐、宋教仁的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在宣统元年夏天,他回国,在汉口担任教员,还曾是《公论报》的编辑。1910年,他在汉口创办了《雄风报》,并担任主笔。此后不久,他加入了共进会。他积极参与促成文学社和共进会合并,并且还帮助购买枪械,组织起义。他在武昌起义期间发表了一篇名为“起义文告”的文章,这份文告被广泛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继续在政治和教育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退隐至家乡沔阳买地,也在武昌买房。1946年,当辛亥革命时期的战友们成立辛亥首义同志会时,他作为常务理事之一参加其中。此外他还活跃于湖北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直至1960年代初去世前夕。

他的贡献得到了国家级别的认可,即使是在晚年的生活也一直保持着对社会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投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尽管经历了多次职位变动,但他的名字始终与湖北省历史研究紧密相连。一生中的各种经历都体现出他那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所持有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