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仲山父:周宣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与改革者。尽管他出身平民,但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远的政治影响力,被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后裔中推崇为一介之才。在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他被举荐入王室,担任卿士,位列百官之首,并以樊城为封地,从而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樊姓始祖”。
关于他的名字,“穆仲”一称源自东汉史学家服虔对祖祀排行法则的解释,即在兄弟中排行老三,因此被尊称为“穆仲”。然而,他真正的地理出生地点并未有详细记载,但他的封地樊城即是作为法定籍贯,为后世所称颂。
在南阳修武地区,他以高尚品德和卓越政绩闻名遐迩。《诗经·大雅》中的崧高篇及烝民篇均专门赞扬了他的成就。他主导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如废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力推广私田制和什一税制度,这些政策极大促进了农耕生产力的发展,鼓励商业活动,最终实现了周宣王时期繁荣昌盛,是为“宣王中兴”。
此外,在西周时期,他担任太宰官职,对国家事务有着重大影响。在《史记·周本纪》的记载中,仲山甫曾多次提出谏言,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当时国策遭到质疑的情况下,他坚持认为不可强迫人民离开原居住地,而是应寻求更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但遗憾的是,这份见识未能得到采纳,最终导致了国家面临严重的人口流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