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一作仲山父,周太王古公亶父的远祖,虽家世显赫,但本人却是一介平民。早年务农经商,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部有很高威望。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受举荐入王室,任卿士(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封地为樊,从此以樊为姓,为樊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东汉史学家服虔的《史记正义》解释说:按祖祀扫排位,父在上,子居下,兄弟中的一、三、五居右,统称“穆”,二、四、六居左,统称“昭”,仲山甫排行老三,所以称“穆仲”。然而关于他的出生地,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但他的封地樊,就是周天子给他的法定籍贯,所以后世称他为“周樊人”或“南阳樊人”,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诗经·大雅·崧高》赞颂了他和申伯是国家栋梁,而《诗经·大雅·烝民》则专门歌颂了他的品德高尚,为人的师表,不侮鳏寡,不畏强暴,他总揽着王命,将政令分发出去,即使天子犯错,他也会来纠正。此外,《诗经·大雅·烝民》还提到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商业等,这些措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西周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人物,他最大的贡献之一是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他废除了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力推广私田制和什一税,这些改革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商业的繁荣。这些成就使得周宣王时期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因此被誉为"宣王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