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浙江杭州府海宁州硖石镇出生的蒋百里(1882年-1938年),是一位在晚清时期与广东李浴日、云南杨杰并称为中事学巨擘的著名军事理论家和教育家。他的名字“蒋百里”源自《周易·震卦》中的“震惊百里”。

蒋百里的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祖父蒋光煦是藏书家、刻书家的代表人物,建造了名为“别下斋”的藏书楼,收集了10万余册古籍,并出版了《别下斋丛书》、《涉闻梓旧》等多种珍贵文献。父亲蒋学烺虽然因生缺左臂而被祖父不喜欢,但他还是通过学习医术成为了一个名医,并娶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妻子杨镇和。

13岁时, 蒋百里的父亲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在那个时代,没有遗产只能归于寺庙生活,这样家庭就陷入了困境。但幸运的是,有一位老秀才倪勤叔看到了他聪明过人,就请他授业并免费教导,使得这个贫穷学生能够读到书。他还常常溜进书房听讲,被认为是可造之才。

后来,他受到了维新思想的影响,对国家大义充满热情,以至于每次看到《普天忠愤集》,都会感到激动到泪流满面,决心要为国家效力。他考中秀才后,不断地寻求新的知识,最终进入了双山学院,那里的图书丰富多彩,让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

1901年,他获得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十三期毕业班第一名,这让他赢得日本天皇佩剑带走。这份成绩也让他成为留日学生中的佼佼者之一。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些同样对中国有抱负的人,如钱学森之父钱均夫等人。

随后,在方雨亭县令林迪臣创办的求是书院(现在的大型综合性大学——浙江大学)深造期间,与其他同学一起参与政治活动,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而斗争。当时的情况非常艰难,但是他们仍然坚持不懈,最终成功实现了变革。

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之后,一系列重要职务接踵而至:总参议、顾问等。他还参与创建杂志《浙江潮》,发表文章提倡民族精神,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而在1925年担任吴佩孚部总参谋长的时候,也展现出了其作为战略家的才能。

1933年的访问日本使他的视野更加开阔,更深切地认识到战争不可避免,因此开始规划各种国防计划,并呼吁国民政府备战。此外,他也是空军发展的一个倡导者,在抗战爆发前夕,还曾提出加强空军建设的情报报告。

最终,在1937年的九月,当特使身份访问欧洲、日本和德国回国后的那段时间内,他撰写了一篇题为《日本人》的文章,以及另一篇关于抗战基本观念的小文,其中断言:“中国必胜”,这是基于对敌人的深刻分析以及对自己国家力量估计的一种信心表达。而当1940年代初期,因为身患重病,而被迫暂停工作之前,他已经是一个既具有实践经验又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物,被誉为“千面英雄”。

然而,由于健康问题,再加上个人理想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差距,这个曾经拥有无数梦想和目标的人最终选择自我处置,用生命证明自己的坚定立场。但即便是在那样极端的情况下,也有人说,从某种角度来说,那样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于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再一次用力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