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中时,我总是坐在老师的紫根上写作业。那时候的我,还是一个书呆子气十足的小学生,对于学习非常认真。每当放学后,我都会匆忙赶到图书馆,那里是我逃避现实、寻找知识的庇护所。
图书馆里的空气总是那么安静,让人能够专心致志地埋头在厚重的课本和笔记本上。我喜欢坐在一排排整齐的桌子旁边,那些桌面都是干净利落,每个角落都没有丝毫杂物,就像那些同学们一样,不留任何私货,只有学习和思考。
老师常常会提醒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坐姿,直立而不松懈,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做好作业。当我疲惫的时候,偶尔会瞥眼望向窗外,看看那片翠绿的大草坪或是蓝天白云,也许是一次短暂的心灵飞翔。
但即使如此,我也不能忘了我的座位——那个位于教室门口的一个小凳子,上面覆盖着一块紫色的布料。这块紫布不仅色泽艳丽,而且因为经常被踩踏,所以显得格外耐用。在这里,我可以自由地调整自己的坐姿,从来没有过多担忧椅子的舒适度,因为这并不是为休息而设计,而是为了专注于知识的积累。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将所有需要使用到的资料都搬到了这个小凳子周围。一张纸,一支笔,一本笔记本,这些简单的事物,却能激发出无尽的话题和深刻的问题。我们的讨论从历史走向科学,再到文学,最终回归到生活中的种种疑惑与探索。虽然这些问题很多时候无法立刻得到答案,但它们却成为了我们日后的思考方向,更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标杆之一。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坐在老师的紫根上写作业,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它让我学会了坚持,不畏艰难;学会了独立,不依赖他人;学会了自我反省,不满足于表面的成功。我相信,无论未来如何变化,都有一部分内心的声音永远属于那个时代,那个地方,那个紫根上的小作家。而你呢?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你的青春岁月更加珍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