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公主的腰围:古籍中的奇迹与审美

在传统的欧洲宫廷中,追求白皙的肤色被视为最高贵,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则通过使用铅粉来改变自己的肤色,最终却因铅中毒而面临严重健康问题。除了肤色的改造之外,细瘦的腰部也是欧洲人共同追求的一种审美标准。这种束腰的习惯从16世纪开始,在法国宫廷中流行开来,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乃至平民百姓。

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例子是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妻子——伊丽莎白女公爵,也被称为茜茜公主。她以其非凡的美貌和苗条身材闻名于世。在她的时代里,一个女性如果拥有小巧、修长的手臂和细致、优雅的手指,那么她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物。而对于身体来说,更是如此。

根据记录,茜茜公主身高5英尺8英寸(172厘米),体重仅50千克(约110磅),这在当时已经非常显得出挑了。而为了保持这样苗条的身体,她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松绑操练,每次服装更换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这些都是由侍女协助完成的事情。甚至到了后期,她让服饰设计师将自己“缝”进裙子的内衬,以确保即使有所变化也能维持原有的形态。

据记载,1860年左右,当时已有孕育状态下的茜茜公主,其腰围仅16英寸(41厘米)左右,即便怀孕之后也不曾放弃束腰这一习惯,有时候她的腰围甚至缩小到19.5英寸(49.53厘米)。这种极度纤细的大腿似乎给予了奥地利皇室成员森林王子的印象,使他将她描述为“远乎仁慈的小瘦”。

因此,“爱漂亮乃是人情世故,可是爱漂亮也是无限度”的道理,在历史上又一次得到证明。不过,就如同文明发展一样,我们对身体形态追求越来越多样化,但同时也必须承担起相应健康风险的问题。这篇文章提醒我们,对于那些不顾健康,只为了满足外界审美标准的人们,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