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德意联军在北非战场遭遇挫折,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被调往支援。尽管初期取得了一系列战术上的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指挥官蒙哥马利带领英军发起了两次阿拉曼战役,重创了隆美尔的部队。那么,为何隆美尔会败给蒙哥马利?原因并不仅仅是对将领个人能力的比较,还涉及到整个战争机器的问题。
首先,在补给方面,德国北非军团面临严重困难。每月的补给物资供应量剧烈波动,从10月的一万五千吨增至11月的二万一千四百吨,再到12月几乎归零。这迫使德军不得不依赖空运运送燃料至托布鲁克港,而实际上他们缺乏足够的人力和资源来确保有效供给。此时英军则通过控制海权和印度支那地区稳定的补给线,无需担心物资短缺。
其次,在兵力配置上,也存在显著差距。德意联军总共只有六万人,而英方拥有十九万五千人。在坦克数量上,英军拥有的1038辆远超德意联軍562辆。而且,其中许多坦克都是新型号,如M3格兰特、十字军、斯图亚特等,这些都超过了德意联軍老旧且技术落后的装备。此外,由于占据北非天空造航权,盟军能够随时提供必要的航空支持。
最后,当双方进入决战阶段,不仅燃油不足成了一个致命打击,而且大部分坦克也因燃油短缺而被迫弃用,最终只剩下35辆可用的坦克。这一切都说明,即便是像隆美尔这样的优秀将领,也无法抗衡拥有明显优势并有效组织作战体系的大敌——蒙哥马利所率领的英军。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承认他最终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