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9年,德国的入侵行动对波兰造成了破坏,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紧接着,意大利也加入了这场冲突,与英国和法国在北非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在那时期,隆美尔被任命为指挥北非战事,他凭借其在法国战役中的卓越表现而闻名。

最初,隆美尔运用其多样的战术技巧迅速改变了北非的局势,但随后英国将蒙哥马利调来担任英军指挥官,并且在两次埃尔阿勒姆战役中击败了隆美尔。那么为什么隆美尔会遭遇这样的挫折?答案并不仅仅是看待指挥官本人,而是需要考虑整个战争环境下的各种因素。

德国北非军团在阿拉曼战役后期面临严重的问题,其中尤其是补给线问题。一月份到达北非并供给给德军的物资数量极为有限,而且每个月获得的补给量波动巨大。此外,由于船只运输受到天气限制,他们不得不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能将物资运送过地中海。而他们还必须确保自己的部队得到足够补给。在10月底开始下令之前,一直到11月底,那些艰苦工作所得出的结果只有15,000吨,而到了12月,该数字骤降至零。

当盟军实施进攻时,德军燃料短缺到了极点,以至于他们不得不通过空运将100吨燃料送往托布鲁克港。这使得德军无法有效利用其剩余力量,因为它们缺乏必要的补充资源。相反,英方由于控制海上优势,以及印度支那地区提供支持、以及保证供应等原因,没有遇到任何可观察到的供应问题。

从兵力上讲,双方战斗员总数约为6万人,而英军拥有19.5万人的士兵;坦克方面,德意联軍共有562辆坦克,比如7辆装备75mm炮的小型4号坦克、88辆装备50mm炮的小型3号坦克及28辆装备75mm炮的大型4号坦克。但是在盟軍阵营中,有1038辆不同的坦克类型,如M3格兰特、十字弓、大师斯图亚特和瓦伦丁等,不同种类和质量都占据主导地位。此外盟軍还控制了整个北非地区的地面航空权,从而能够随时提供空中的支援。

最后,当所有这些劣势加上燃油不足的情况,再加上各个单元先前因为燃油短缺而被迫弃置的事实,即使是像隆美尔这样天才般的人,也无力抵抗蒙哥马利所带来的压力与胜利,最终导致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