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国内掀起了一股强烈的自力潮流,许多殖民地人民通过各种方式抵抗外来统治和内在束缚。印度自力的过程尤为引人注目,它采取了非暴力抵抗和绝食等手段,与其他国家浴血奋战以争取和平相比显得独树一帜。其中最著名的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和“绝食抗议”。这两种方法虽然看似温和,但实际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甘地的一生中有18次绝食,每一次都是为了传播爱德与感动人心。他第一次绝食是在1913年,为的是支持一个被判死刑的妇女,他连续绝食7天,并且后来又坚持4个半月只吃一次饭。1933年,当英国政府对印度实行压制时,甘地再次采用绝食作为反抗手段,以期能用这种方式赢得仇人的同情,让英国人放弃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指他领导印度人民使用非暴力的方式对抗当局、构筑、法院、学校以及进行总罢工、抵制英货、拒税等活动。这一思想的特点是长期而持久,不依赖于暴力,其劣势在于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但其优点是能够激发人民士气。但这一策略也存在局限性,它排斥了所有形式的-violence,对那些超出非-violent限制的人民斗争持批评态度,有时甚至会遭到英国殖民政府的反击,使得斗争效果并不好。
尽管如此,“非-violent non-cooperation”的理念在印度解放运动中产生了巨大作用,人们尊称甘地为“国父”,他的影响深远。在没有国际环境的情况下,即使甘地说服了更多的人参与,这些方法仍然难以取得成功,因为需要适应国内情况的大变动。而这些变动主要来自于两个世界大战。
英国曾经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由于其伟大的国家力量及其广阔无垠的殖民领土,从十八世纪打败葡萄牙西班牙开始,便称霸天下,最鼎盛时期拥有3370万平方千米领土占全世界面积四分之一,七大洋几乎都有它的地盘。不论太阳从东方升起还是西方落下,都正在英国河山内部照耀!因此号称“日不落帝国”。
但那个曾经遍及地球上的最大帝国,在19世纪30年代突然发生变化。一百多年的霸权之后,最终遵循着兴盛迅速衰亡法则,英国逐渐展现出了向西山降下的气息。尤其是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元气受损。此前复杂殖民体系已经削弱了国家力量,再加上少量惨烈的地缘政治措施,加剧了民族仇恨与怨愤。当民族解放头脑与国家自主之潮水在某一刻爆发,就像星星之火燎原,将全球各处民族解放与国家自主之斗争如潮涌般席卷而过,而疲惫中的英国已无足够力量去应付,也无法有效应对此类挑战。
随着时间推移,一系列独立事件接踵而至: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1947年,当法国、日本、中东地区及亚洲各国纷纷实现独立后,那股解放潮流达到了高峰。在这个背景下,甘地说出的"nonviolent noncooperation"以及"fasting for peace"才真正展示出了它们巨大的影响力,最终帮助印度走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