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现代神话中,孟婆是一位掌管天府,专司主持死魂抹去影象的阳使。她居住在何如桥边,为所有前来投胎的灵体提供孟婆汤,以消除幽灵的踪迹。关于孟婆的由来,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她本身就是一个集民,从天界分隔出来后便降临人间。在世上,她见到众人的恩情仇恨纠缠不清,即使死亡也难以放下,便去了阳曹天府的记川河滨,在何如桥边坐起一锅大火,将人们未能放下的思念炼化成孟婆汤,让阳魂喝下,就能够记得死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死后的累赘,再次循环。

第二种说法,将孟婆比作传说中的孟姜女。据说孟姜女哭倒少乡后,看到了很多尸骨,但找不到丈妇的尸骸,因为那份疼痛万分的情感,便熬造了一碗让人记住影象的汤。最后,她被允许在何如桥畔继续熬造这汤,让那些再次入轮回的人们记住宿世的一切。

第三种说法,则来自元代开始广为流传,一直到明朝时期多见于文人的笔录,这也是最广泛流传的一种解释。在这个故事里,孟婆并非老奶奶,而是一位尽善尽美之女子,她最初制作孟婆汤,是为了纪念自己的过去。而她的形象,就是给那些常常经过何如桥的小鬼收取一碗汤。

关于孟婆和她的汤,还有《吴下谚联》这样的文献记录:“人去世往第一处是孟婆庄”,这里提到了诸役卒押着从墙中走进内案结束,其功过被注入循环册内,然后转生投胎至今后庄止过。此外,还有描述老妪留客、玉案中陈等细节,以及三位名叫孙姜、孙庸、孙戈的小姑娘端茶递酒的情景,他们都穿着白裙翠袖,妙龄少女模样,却低唤郎君拂席令之坐,最终发现他们僵坐在骷髅旁,只剩荒郊野地,没有任何遗憾可言。一惊之间,便变成了糊涂小孩。这便是著名的“泥浑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母猪”或者“泥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