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伏国仁,鲜卑族乞伏部首领,原游牧于漠北一带。因屡受后赵皇帝石虎侵犯与掠夺,迫于无奈,他率部逐渐南下到陇西,与汉人杂居,因此称为陇西鲜卑。

公元371年,乞伏司繁被前秦天王苻坚所败,乞伏国仁随其父降于前秦。次年,其父去世,他接替职位镇守勇士川(今甘肃榆中夏官营一带)。

公元383年,在淝水之战中任命为前将军、统领骑兵,并讨伐叛乱的叔父乞伏步颓。在这场战役中,他预见到战争的失败并劝说苻坚采用德政安抚百姓,但最终淝水之战失利。后来他胁迫各部族,最终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385年八月符坚被杀,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兼任秦河二州牧,并建立西秦政权。他任命将领乙旃音埿为左相、屋引出支为右相等人掌握重要职务,并设置十二郡和都城勇士城。

386年冬天,有鲜卑匹兰五千人投降他。他还成功地击败了南安地区联合兴兵的敌军,并使他们投降。此外,还有秘宜三万多户部众投降他,被授予东秦州刺史和梁州刺史。

387年三月,被前秦高帝苻登派使者任命为使持节、大都督等职位。他还成功地击败了六泉袭击中的敌军,将其打败并缴获五千匹马。

388年四月,在平襄讨伐鲜卑越质叱黎时,将其大败并俘获他的儿子及弟弟的儿子及其五千多人的部落而回。同年六月,其弟乾归去世,他死后,大臣们推举他的弟弟 乞伏乾归 为大都督等职位,以稳定国家。

在位期间,乞伏国仁选贤任能、礼贤纳士,对文武百官均给予适当位置、新旧臣宦皆服宾礼,同时振兴农牧事业、发展生产尤重教育文化培养治国人才,使得西秦国内泰民安盛极一时,为期望未遂而不满意的人看待他的行为是“阴山遗噍”、“难以义服”。

历史评价方面,《晋书》载:“国仁骁武,乾归勇悍。”此外还有其他史料记载,如《魏书》、《十六国春秋别传》、《资治通鉴》等,也对他的生平和政策进行了描述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