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李璮在南宋开庆元年(1259)加速准备反叛蒙古,先是进犯南宋,取海州等四城,同时加固益都城防,储存粮草、截留盐课。忽必烈即位后,对他的上述活动隐忍不发。三年二月,李璮举兵反叛,他献涟海三城于南宋,并杀了蒙古戍兵,从海州泛海还攻益都,最终进据济南。

主要功绩

李璮受任前后,其势力似尚局限于益都一路之地,但他通过联姻与黄金家族,加强了自己在北方诸侯中的影响力。在辖地内,他试图逐渐确立制度化的官制,并修建文庙、试院,以秩序化的统治来延揽人心。

策动叛乱

当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间争夺汗位时,李璮看准机会,再次秘密联络岳父王文统和同乡,与北方其他世侯保持着密切联系。他利用这一时机策动起义,不仅公开称叛,还杀掉境内所有的蒙古戍军。

惊动朝野

尽管朝廷对他的用心有所察觉,但为了稳住局面,他们继续给予他荣誉和奖励。然而,当李彦简逃归山东后,世祖立即召见谋臣姚枢,要他预测李璮的下一步行动,这表明朝廷始终保持着高度警觉。

事态发展

二月三日,当事态发生变化时,李璆称乱并未如预期般迅速得到成功。他本人似乎难以在涟、海一线得逞,而宋廷则要求他实质性地交出涟、海,以示诚信。这段交涉显示,即便公开叛乱之前,也没有与宋取得确实的联络;起事后即匆匆领兵北走益都、济南,没有认真考虑过与宋连和或拒元北征之师于居庵之外这两种战略,而选择了最为危险且无望的手段——出兵济南坐待山东诸侯应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