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璮的叛乱始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他在忽必烈即位为大汗之初,利用南宋与蒙古之间的紧张关系,首先进犯南宋,并控制了涟海三城。随后,他又向东扩展势力,在山东半岛上建立了自己的据点。

然而,当忽必烈面对兄弟阿里不哥的挑战时,为了稳定局势和集中兵力北征,他给予李璮加封江淮大都督,并且对他的反叛行为采取了一种姑息政策。李璮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不仅在山东地区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还试图通过联络华北汉人军阀来增强自身的力量。

然而,这种策略并没有成功,李璮最终被忽必烈发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所包围。他被迫投降,但很快就被捕并处死。这场叛乱对于蒙古帝国来说是一个重要教训,它提醒了忽必烈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地方诸侯,以防止他们篡权。此外,这场战争也揭示了当时中央集权制度在实践中的缺陷,以及如何有效管理边疆地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