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主背叛,逆袭者崛起
在南宋开庆元年(1259),李璮一跃成为益都行省的统治者,他的野心和力量迅速扩张。为了争夺汗位,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间的战争提供了李璮采取行动的绝佳时机。他加紧准备反叛蒙古,并向南宋进犯,夺取海州等四城,同时加固益都城防,并储存粮草、截留盐课。
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后,对李璮进行了一系列封赏和安抚,以稳定他的态度。但就在这时,忽必烈全力以赴抗击阿里不哥南侵之际,李璮趁机举兵反叛,将涟海三城献于南宋,又杀掉蒙古戍兵,从海州泛海返回攻打益都,最终占领济南。
在这场战争中,李璮曾试图通过传檄河北地区寻求汉人军阀的支持,但结果应者寥寥。最终,在史枢、韩世安、阿术等人的合力下,被迫退守济南。在长达四个月的围困下,由于粮食短缺和军心动摇,最终被元军所俘并处决。
然而,即便是在失败之后,这场叛乱对元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促使忽必烈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并引入色目贵族作为辅助手段,以此来牵制汉族官僚。这场战役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激化,以及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关系复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