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瘟神被认为是带来疾病和灾难的存在。根据《启神演义》,姜子牙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遇到了吕岳,被称为“尽命毒师”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毒师。在《启神演义》中,吕岳的加入具有戏剧性,他的五个师傅轮流退场,以突出他的能力。当他与杨戬等人交手时,只有姜子牙才能挡下他的攻击。吕岳最著名的是用“止瘟布毒”治愈了西岐乡中的瘟疫。

后来,姜子牙将吕岳封为“瘟癀昊天年夜帝”,并让他的五个师傅成为五只青鸟使者,因此吕岳被认为是瘟神的初祖。而《启神演义》本身是一部虚构作品,没有充分历史依据,但它基于众多民间传说进行创作,使得“姜子牙启神”成为一段广泛接受的神话故事。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瘟神作为一个角色出现较早,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当时有一则关于五力士现世的小说记载,其中一人脚执杓子和罐子的形象可能是对瘟神的一种抽象描述。平民间传说中的瘟神通常由四位名叫秋、夏、春、冬以及总管中的人物组成,他们分别负责不同季节带来的疾病。

赵公明这个名字尤其受到人们喜爱,因为他不仅是个财富守护者,在晋代干宝的《搜 神记》中也有记录,他曾经因为玉帝之命前往人间帮助治愈病痛,并且给予人们以祸害。但由于赵公明太仁慈,不忍心苛虐死灵,所以没有完全发挥出他的力量,而选择专门成为人们所尊敬而畏惧的人物——财富之主。他现在主要以财运转运人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作为带来灾难的人物。现代社会虽然已经不再迷信这些传统信仰,但仍然会借助于对这些人物保佑的心理寄托,对于传统中的许多元素持一种敬畏态度,即既怕又敬。这也反映了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一种自然反应,以及面对不可抗拒力量时所采取的心理调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