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许德义,生于光绪八年十月初七日(1882年11月17日),原籍京东东坝(一说大兴县),是我父亲“奎派”老生的许荫棠的儿子。我的兄长是许钧增。在《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中记载,我出生于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庭,从小便在科福寿班接受训练,专攻武净戏。我与前辈武净范福泰有师兄弟之谊,在杨小楼班中,我与钱金福共同辅佐杨小楼演出,我们常在同一场戏中分工合作,如《恶虎村》和《麒麟阁》,我扮演的是武天虬和魏文通。

在搭档谭鑫培的班时,我除了陪他演戏,还负责送客的武戏,如《贾家楼》等。谭鑫培对我的艺术能力极为赏识,他曾教会我《铁笼山》等剧目。我被誉为打“上手#39;把子出身”的武花脸角色,并且在杨小楼逝世后,我又加入了张君秋的谦和社,与孙毓堃一起继续表演。我还曾跟随荀慧生的班,与吴彦衡等人合作。

我以勇猛见长,以英气勃勃著称,对于脸谱中的难勾部分尤其擅长。在晚年的生活艰辛下,我不得已也开始兼顾文戏表演。代表作包括《收关胜》(关胜)、《嘉兴府》(鲍赐安)、《金沙滩》(杨七郎)以及其他多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我扮演的小伙子形象,以及展现出的活泼可爱身段。

作为一名艺人的责任感让我深刻体会到台上的每一次表现都需要全力以赴,即使是在不平的地板上出现了一点晃动,也不会放过自己的疏忽。我甚至自责得如此严厉,以至于脚脖子受伤,但这也是对自己艺术追求的一种体现。这份自责成为了梨园中的佳话之一。

除此之外,我还有妻李淑英及儿子许明昌,他们都是我的重要亲属。此外,还有许多朋友如吴彦衡、义小亭等,他们虽然主要是舞蹈者,但也有着各自独特的才华。而丁福庭则是一位精通花脸角色的票友。他们都是我的伙伴,我们共同创造了许多美妙的艺术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