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时期,尽管车兵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各种军用车辆仍然广泛应用。每当发生重大军事行动,所使用的车辆数量往往达到数十万计。例如,在建武初年,邓禹率领的队伍从箕关进入河东,不仅破坏了河东都尉,还获得了大量辎重。此外,在永元年间,窦宪北征匈奴时带领铁骑三万人,而黄巾起义期间,皇甫篙军与张梁部众交战时也曾出现过八万余人的牺牲和三万余两的焚烧辎重。
此外,即便是游牧民族,也开始普遍使用车辆来运输军需物资。如安帝水初三年,当南匈奴反叛时,耿菱等人击破他们并获弯庐车重干余两。而顺帝阳嘉三年,当汉廷对北匈奴进行攻击时,他们斩杀了数百级,并缴获了干余两的车。
在这些战争中,一种主要用于战争和攻城陷阵的装备就是轻车,它们通常由一名士兵驾驶,用以冲锋陷敌。在戎战中,还有一种戎车,它们装饰华丽,有矛、麾、金鼓、羽盖及幢劈翳,这些都是用于战斗中的装饰品。
除了以上提到的轻车和戎车之外,还有一种云車,它可以爬城看敌方的情况。这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侦察机或无人机。在指南方面,则有指南車,这是一种特殊设备,可以帮助士兵判断方向,对于行军作战非常有用。
此外,还有一种辎車,它主要用于运输衣粮等物资,是士兵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记载,每个辎車能载20-25斛货物,每天空载可行70里,如果加上货物则为50里。这表明,无论是空载还是满载,都能够快速移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势。
总而言之,无论是轻型战术支援还是大规模远征,此类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都是古代中国军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数量巨大且功能多样化,为古代中国历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