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高宗李治,后世虽未被公认为一代英主,但他的贤政与善政,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首先,他的继位之初,便废除了太宗李世民时期的辽东战役,这场长达数年的战争对唐帝国造成了沉重打击,使得国力大损,社会动荡四起。然而,李治并没有因而放弃,而是尽心竭力稳定国家,加强中央集权,为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和“安史之乱”提供了时间空间。

作为一个皇帝,李治以慈祥、低调、俭朴著称,不喜欢奢侈的宫廷生活,也不信任那些夸大的方士长生术,更不涉足游猎等昂贵活动。他不同于同时期许多皇帝,在处理国家大事上持有谨慎态度,以此来维护国家利益。在历史记载中,李治多次进行大赦天下,并且体恤民情,对八十岁以上的人员施予特别关照。此外,他还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如禁止胡戏、倡导清新风气,以及鼓励植桑养蚕等农耕活动,以此来恢复国力的元气。

值得一提的是,高宗曾有一名乳母叫卢氏,她因丈夫杜才干遭诛杀而被收为宫中的乳母。即位后,感念卢氏对自己的抚养恩情,将她封为一品诰命,并给予极高的地位和待遇。这也反映出他的仁厚与宽容。但是,由于晚年过分依赖武则天的意见,最终导致武后篡夺皇权,对李氏宗室进行屠戮,使得他在历史评价上留下了遗憾的一笔。不过,从百姓幸福安居的角度看,或许我们应当重新认识这位似乎平庸无奇,却实实在在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