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干掉正统太子大哥而做了皇位“合法继承人”的那些次子幼子们,属于“后太子”一列,他们几乎拥有一个共性,即大都是关键时刻敢犯浑者。这是一种典型的流氓性格。为什么这些历史上的“后太子”都具有流氓性格?而具备这种性格的人往往都成功地升为“后太子”呢?就几个熟悉的例子品析有助说清。
扶苏是胡亥的大哥,秦朝那时虽然尚未建立儒家“长兄为父”的纲常传统,但是长幼依然是有别的。胡亥起初对大哥也是毕恭毕敬,但自从受了奴才赵高的蛊惑打了争皇位的鬼主意后,他的流氓本性就暴露无疑,并成为与大哥博弈的优势。对比小弟,扶苏大哥实在太仁慈,仁慈得近乎优柔寡断,于是乎一个小流氓轻而易举地干掉了仁厚的大哥。虽然扶苏是秦始皇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但胡亥却是秦始皇灵魂的合法继承人。扶苏与胡亥来比,残暴嗜杀的胡亥更接近秦始皇的流氓本色。从灵魂与精神底色而论,应该说,胡亥与秦始皇一拍即合。
只不过从才华与能力而论,胡亥对比其父,只配称小流氓。虽然他实行大清洗、屠兄弟十二人、杀股肱大将蒙恬,使刑罚更加严厉、挥动大棒毫不手软,但毕竟不能做到其父那样一边残忍一边雄霸天下,他力不从心。 胡亥胜扶苏,就继承了秦始皇的心理衣钵——残暴嗜杀的小混蛋本色,而扶苏的人性化品格却成为造茧自缚,在与哪怕是小混蛋竞争中也败下阵来。
再说隋朝皇位继承人争夺战中,大哥杨勇为什么斗不过二弟杨广?因为杨广是个五毒俱全的小混蛋,而杨勇比起弟弟来,还不足以称得上个小混蛋标准。
杨勇性格直率,不善伪装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他为人宽厚宽接士兵。在这场内斗中,这样的气质显得完全劣势。而杨广在此方面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混蛋。他最大能耐之一是在于伪装和敢下黑手前者赢得了父母对他的欣赏;后者直接助他夺得帝位。在杀父弑兄等残忍事情面前,没有半点犹豫和拖泥带水,可见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混蛋。
李世民之于李建成,也同样如此千古一帝当然不能说是彻头彻尾的小混蛋,但在干掉亲兄弟这件事上至少也使用了一些小混蛋的手段,只不过比起其他纯粹的小混鸡来说,更高超一些。
李建成的一个特点就是脾气温和,与其他人物相似。但他二弟李世民,却要高明多远!明明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事情,却在史学家的笔端变成了反击干掉太子的英雄事迹。而整个过程中,我们只见二弟排兵布阵,却丝毫没有看到任何来自敌方的大军身影。大英雄用尽一切策略最后获得胜利,从这个角度看确实可以认为他的行为有些类似于最终成功者的运作方式——但总感觉少了一份真正挑战者的激情和智慧!
因此,从人才优劣角度出发进行竞争的情况呈现出一种反向游戏规则。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浑者通吃”贯穿中国历史舞台上的主要游戏规则,是唯一能够生存下去并最终掌握权力的角色类型。如果我们把封建社会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笼笼,那么唯有英雄与一般平庸之辈无法跳出笼门外自由飞翔,而良民们只能呆坐在牢笼里永远不会尝试逃脱自己的囚禁命运。
所以,当天子的评价涉及到英雄或一般平庸之辈的时候,我们除了考察他们是否能利国利民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否能够稳固地坐稳位于权力中心的地位作为检验他们价值的一个标准。此外,他们所展现出的英勇还是狡猾,一旦失去了政权,他们又会怎样?
因此,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深思:何为真正伟大的君主?何为真正伟大的领导者?
答案似乎简单:任何时候,无论是在战争还是政治斗争中,都只有那些既能够像野兽一样无情战斗,又能够像哲学家一样冷静思考的人才能获得最高荣誉—即王座或领袖的地位。这便解释了为什么那些被认为是不够强硬或者过于仁慈的人往往无法在充满复杂形势下的政治世界里生存下来,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手腕去控制局面,或许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自己以及自己的国家免遭威胁。不过,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如果你想要成为那种能够支配所有人的绝顶聪明且同时又足够冷血以至于连亲兄弟也不放过的一代枭雄,那么你必须学会如何有效利用你的每一次行动,以便使你的存在值得尊重,同时又避免因过分锋芒导致自己倒台。此外,你还需要学习如何保持你的秘密,让人们相信你只是为了国家好,而不是为了个人私欲。你必须证明给所有人看,你是一个专注于实现目标并且愿意采取任何必要措施达成这一目标的人物。你并不需要担心关于道德或伦理的问题,因为这些东西对于追求最高级别领导职务来说微不足道。你所需关注的是结果,以及你准备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但是,有时候,我仍然感到困惑——我真的理解吗?我真的明白这个世界工作原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