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室对公主婚配有严格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为什么会这样呢?明朝的皇帝非常害怕外戚通过联姻手段干预朝政,甚至可能导致抢班夺权的危机。为了彻底避免这种情况,明皇室下了不许皇家和大臣武将联姻的命令。因此,公主们的婆家往往来自寒门,不拥有太多地位,因此不会通过联姻来施加影响力,从而有效避免了外戚干政。

从洪武到崇祯,无论宦官如何强大,在这个方面还是能够保持警惕。在这一时期,即使宦官干政的情况极为严重,也未能改变这一政策。作为金枝玉叶、掌上明珠的公主,她们的婚嫁自然也是非常慎重且精心挑选的一次盛事。这也让民间男子争相成为驸马爷,为此社会增添了一道独特风景。不过,由于官方与民间脱节,以及皇家的高贵地位,这样做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确保驸马爷的人品和品质?在那个没有科学鉴定方法的时候,只能依靠口碑和推荐来判断。

谁敢于担当这份责任呢?自然是离得最近、最亲近的人——宦官。于是,大多数为公主牵线搭桥的人都是宦官。如果遇到正直守信的宦官,他会尽心尽力;如果遇到只图利益的小人,那么就会利用自己的权势谋私,这就给骗子留下了可乘之机。而这样的事件在明代屡见不鲜,是一系列令人震惊历史奇闻中的典型案例。